于书探教学 于书悟相处
余秋雨说过:“读书最大的理由就是让你摆脱平庸。”人的一生有限,每天又要处理诸多杂事,何以能以五尺之躯驰骋古今、经天纬地?大多要靠书籍。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还好在自己盲目纠结的时候,总有一本书可以找到答案。这一年,我更多的是根据读书俱乐部活动安排以及教学需要选择书目,虽不多,但也真正服务了教学。
《武汉城市记忆》这本书,上溯史前时期、下至当今的武汉地方历史,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较完整地陈述了武汉城市发展轨迹,较之前阅读的《武昌旧城》,趣味性更浓,也更吸引人。基于两本书的阅读,从古代社会、近代以来、新中国成立后三个时间节点,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史料,完成了《英雄城市的红色传承》中的“回望城市历史,追寻英雄足迹”部分,并且在不同社区完成了3次的宣讲任务。
这一年,我更新了自己原有的一门课程《<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解读》。这次我依然是选择从读本入手,以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为蓝本,参考其框架结构和内容,再结合总书记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系列讲话进行修改完善,最终通过试讲,并在发展对象培训班上授课。
基于《百年大变局》、《中国震撼》等书目的阅读,完善了《学习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并且在发展对象、入党积极分子等不同班次完成4次授课。年终也积极准备五中全会宣讲,完成社区授课任务。通过这一年的接连备课,我更加懂得了黄校长日常所要求的“备课要听十讲一”的概念。书本的内容更为系统性、期刊报纸更具实效性、文献资料更有专业性、视频讲座更具通俗性,这几者的结合似乎更为全面。
这一年,我也看了一些关于育儿方面的书,逐渐学会了用宝宝能够接受的方式与其沟通。比如,在她主动将垃圾丢进垃圾桶时,你拍手称赞足够她高兴好一阵。这时候我就在想小孩尚且如此,何况大人呢?与家人、与朋友、与同事的相处,何不是需要称赞和肯定的?多一点同理心,少一点埋怨。这一年,我也养成了每天晚上睡前与宝宝进行亲子阅读,还不会说话的她总能拿着绘本指着图画“引导”我按照她的顺序来讲故事。其实,与人相处何不是这样,以对方能够接受的方式来交流,岂不是更轻松?
如果说2020年的读书生活是围绕教学,那么2021年我希望在此基础上,自己能够像其他老师那样,做到科研出成果,弥补近几年科研文章质量不高的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