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023/09/23
欢迎访问武昌区党校

读经典 思不足 优课程

——探寻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2023年02月24日来源:武昌区委党校作者:陈华

最近我看了两本书,一本是周治滨的《路在何方》,另一本是乔治·奥威尔的《动物农场》,下面我从两个方面分享我的读书心得。

一、从幽默到严谨,探索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历程

《动物农场》描述的是一个农庄的动物不堪人类主人的压迫,在猪的带领下起来反抗,赶走了农庄主,牲畜们实现了当家作主的愿望,农场更名为“动物庄园”,奉行所有动物一律平等。之后,两只处于领导地位的猪为了权力而互相倾轧,胜利者一方宣布另一方是叛徒。此后,获取了领导权的猪拥有了越来越大的权力,成为新的特权阶级。动物们稍有不满,便会招致血腥的清洗。农庄的理想被修正为“有的动物较之其他动物更为平等”,动物们又恢复到从前的悲惨状况。《动物农场》被公认为反乌托邦政治讽喻寓言,其故事脉络与苏联的历史乃至整个二十世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惊人的相似。

这是一本有趣的小说,读完这本小说再读《路在何方》,特别是对书的第六章感想颇深。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是在一个特殊的历史环境中形成的,其中既有当时俄国布尔什维克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不是十分成熟的理解,也有俄国国家主义传统的深刻印象;既有党内激烈的路线斗争,也有浓厚的斯大林个人色彩;既有严峻的国际形势的逼迫,也有俄国广大人民群众急于强国富民的迫切愿望。因此,这一模式从一开始就存在着高度集权、国家至上、强迫命令、简单粗暴等特点。这一模式在其发展初期表现出了较大的优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该模式体制机制的日益僵化,内部的各种问题日益尖锐起来,对于该模式的缺陷和弊端,苏联党内和国内也不是没有人提出反对意见,但这些意见在苏联早期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以及斯大林的个人威望和强力压制下被遮掩住了,人民得到的都是这一模式的各种神话宣传。随着缺陷和弊端的日益加深,该模式的神话在人们心中不可避免地逐渐崩塌。

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人在其中可以积极主动,把握历史发展大趋势。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在对马克思主义深刻把握的基础上,走出了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形态。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味着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开辟了发展的新境界,有力地回击了“历史终结论”者们观点,也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走出20世纪90年代初“苏东剧变”带来的低谷,掀起了科学社会主义运动的新高潮。

二、从读书到备课,在反复打磨中优化框架

我备课的题目是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结合这本书,对我备课也有一些启发。这本书是关于科学社会主义在国外的实践,我的教学主题着眼于科学社会主义为何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蓬勃生机?

我的课程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党的灵魂和旗帜,主要是回答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的问题。在这一部分的第一点是从仰望星空,我们为什么需要一种理论指导引入。十八世纪前后文明大爆发原因是思想解放、理论创新,1848年《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东方欲晓,随着各种主义在中国传播,经过大浪淘沙最后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第二部分是以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引领中国发展,主要回答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问题。首先也是从理论的角度阐述思想理论的飞跃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品质,然后介绍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我们党的每一次重大理论创新,都是在回答时代提出的重大课题中实现的。最后着重讲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点放在“两个结合”“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等。第三部分是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主要讲述贯穿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当中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也就是六个坚持。

我是在宣讲后再看这本书的,在看书的过程中,觉得课程并不完善,深知教人一碗水,要有一缸水;讲一个专题,要懂一个专题系列;讲一门课,要熟悉很多门课,“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平时过于满足碎片化的阅读,习惯拿来主义,没有研究一个观点背后的庞大支撑,没有学深悟透,所以讲起来也不能洒脱自然,所以还是要多阅读、多学习。